經常路過潮廳,它在中環幾棟寫字樓間,門口的感覺似是宴客的餐廳。商業宴請類的餐廳大多都要客人為裝修買單,這都算了,最慘的是料理得過且過,完全沒有靈魂。除此之外,潮廳也花足心思做宣傳,哪個社交平台都有它的廣告。有麝自然香,何必當風颺。遇到這些餐廳,沒有熟人介紹的話我都避之則吉。機緣巧合下,今次臨時訂臺沒有訂到想去的餐廳,最後來到潮廳。→
Category: 中文
柏屋: 灌注數千年智慧及執著、層層精密計算的美麗料理 (9.0)
今日提前預訂的是十二月的菜單(師走の献立)。「師走」,日文 「しわす」(shiwasu),是十二月的別名(以前更是指農曆十二月)。十二月是一年最後的月份,快到過年之時,需要為節日的儀式忙碌地奔走,才有“師走”的別名... →
大班樓: 功夫紮實的粵菜,未找到一試難忘的菜式 (8.5)
早聞大班樓的大名,知道它較受外國客人及部分本地愛吃者的歡迎,特意再次來到這裡小心品嚐。對於相對貴價的餐廳...→
秘魯料理:看似簡單的菜餚也可以很回味 (8.7)
民以食為天,香港人很幸福,我們的香港在料理和餐飲管理方面的造詣與全球最發達的大城市比肩而立,但在外面吃飯多了,偶爾會覺得一般餐廳無非來來去去幾味菜,幾種調味,再到高級餐廳品嚐來頭不得了的各種動物和食材,無論日本菜還是法國菜,沒有太精緻,只有更精緻,廚師的創意日新月異,有時反而會懷念...→
神秘的拉丁世界 (8.5)
近十年來秘魯菜開始在全球盛行,最出名的菜式包括魚生(ceviche)、燒肉和串燒,以及各式慢煮肉類海鮮。作為熱帶國家,有高山有熱帶雨林又鄰近大海,食材種類非常多,除了... →
上海豫園:味合南北(7.3)
香港的上海菜館多數都混合了滬、江、浙、淮、揚,甚至是京的元素,最後一次找到的相對簡單純種的滬菜是上海弄堂。老闆娘是一個很有故事的人物... →
Møna: 偶然的寧靜(8.2)
Møna是波爾多市中心一間很溫馨的咖啡店。店裡裝修精緻,有遠離鬧市和家的感覺,還有四五六個尤其標致的小侍應... →
Casa Lisboa: 最回味的葡國菜 (9.0)
Casa Lisboa的老闆就是Olé的老闆。Olé在蘭桂坊同一個位置屹立不倒20多年,老闆是個熱情的高個胖子,晚上來吃飯時經常可以... →
Robuchon: 天才的餘光 (9.0)
L’Atelier du Joël Robuchon的體驗從踏進餐館的一刻就近乎完美。記得第一次來Robuchon是剛開始工作時team的MD帶我來吃的... →